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期货研究

研究报告:南华期货-宏观经济日报-180723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8-07-24 08:47:36
研报栏目: 期货研究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黎敏
研报出处: 南华期货 研报页数: 8 页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1,135 KB 分享者: zha****16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对冲紧信用的三大措施
 “紧信用”带来基建、地产等低迷,这些行业也是融资的大户且负债率高,融资收紧的情况下,受到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并且基建地产行业违约风险也较高,反过来会进一步导致金融机构收紧对这些行业的放贷,基建和地产发行失败债券数量飙升,从而影响投资进度,这些内部风险叠加贸易战带来不确定性的外部风险。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我们需要央行放水、减税降费、放松监管等宏观政策措施对宏观经济风险进行对冲。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央行放水。货币政策已适当转向,首先,货币政策其实已经做了调整,6月份货币政策例会表态要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明显不同于以往讲的“合理稳定”,已经暗示了货币政策转向了中性偏松。
上半年,央行已经实施了两次定向降准。第一次是1月25日开始实施的面向普惠金融的定向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约4500亿元。第二次是4月25日实施的定向降准置换9000亿元MLF,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央行这两次定向降准的效果显著,让市场流动性呈合理稳定状态,尤其是第二次定向降准的作用更为明显,定向降准置换9000亿元MLF,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部分化解了金融机构因MLF累积而形成的潜在风险,央行称此次降准是为了对冲即将到期的MLF但我们发现央行在6月6日,继续投放一年期的MLF额度高达4630亿,利率与上期的3.3%持平,这说明降准也并非对冲到期的货币政策工具,而是实实在在的开始实施“宽货币”。
另外为了对冲“紧信用”可能造成的信贷恐慌,及一些不利的影响,下半年央行降准置换较久到期的MLF仍将可能进行,而MLF合格担保品扩容也为增加流动性做好铺垫。流动性宽松力度可能加大,既是金融机构、实体经济的需要,也是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需要。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需要商业银行调整资产结构,以适合大资管时代的监管要求,提升其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然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办法就是定向降准。
减税降费。财政减税力度加大。18年财政政策的另一大亮点来自减税。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而在18年则是“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亿元”,同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也就是说,不仅减税总额较去年翻番,覆盖范围也从企业扩大到居民。
减税稳定预期、稳增长。在全球贸易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美国遏制中国高端制造发展的意图明显,减税以及针对集成电路的免税优惠措施有助于对冲国际贸易保护对这些战略性行业盈利的负面冲击,有助于增强我国制造业竞争实力,有助于稳定企业预期,从而实现投资增速的平稳。并且今年贸易战给出口带来不确定的风险,这是今年4月23日的政治局会议提出“扩内需”的原因。既然商品及服务流动会因为贸易战面临阻力,那就需要加大内需,消化外需不足导致滞销的商品,我国已经从“供给收缩”转向“需求扩张”,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2018年将完成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综合抵扣改革改革方案,这也将全面降低家庭部门的税收负担,增加了个人减税额度,有助于扩大内需。
放松监管。这一次的信用收缩,源头其实就在于前些年影子银行帮助银行逃避表内资本监管,从而使得货币超发,导致去杠杆下的金融监管加强,影子银行先后开始萎缩,最终导致了社融当中非标融资的全面下滑,从而拖累了社融增长,紧信用其实是紧非标,因此,如果金融监管放松,确实是有助于缓解信用紧缩。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我们需要央行放水、减税降费、放松监管等宏观政策措施对宏观经济风险进行对冲。
 

推荐给朋友: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5 Hibor.com.cn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7   冀公网安备:13060202001081号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