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行业名称: 汽车行业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8-07-12 10:29:30 |
研报栏目: 行业分析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于特,刘虹辰 |
研报出处: 方正证券 | 研报页数: 3 页 | 推荐评级: 推荐 |
研报大小: 547 KB | 分享者: swu****08 | 我要报错 |
事件:
特斯拉公司(Tesla)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共同签署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特斯拉公司将在临港地区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Gigafactory3),该项目规划年生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2018年7月10日,长城汽车与宝马在德国柏林签订协议,设立光束汽车。经营范围: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和内燃机汽车。公司持股50%,宝马控股持股50%。总投资额51亿元。合资公司标准产能预计为160,000辆。
点评:
1.特斯拉落地临港。
2018年7月10日,规划年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的特斯拉超级工厂正式落户上海临港地区,这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上海市政府和美国特斯拉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上海市市长应勇、特斯拉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共同出席。
从特斯拉在上海设立独资公司,到最终国产化工厂落地临港,仅仅用时2个月,符合我们之前判断的特斯拉国产化进程加速。
同时,为应对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价值约34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的举措,中国政府宣布自7月6日起,对包括特斯拉在内的545种美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这对将中国市场寄予厚望的特斯拉来说,特斯拉国产化也是必由之路和当务之急。
未来,特斯拉将在中国全面投产,虽然目前量产时间还没有明确时间表,但我们判断,补贴退坡完成之时,就是外资主机厂进入之日。如果考虑到前期生产资质申请、产线建设等,2020年将是重要的量产时间节点。
特斯拉独资项目落地,是中国汽车产业股比放开第一例,未来汽车产业将逐渐开放,对合资汽车公司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此时落地,可能意味着中美贸易有所缓和。当前特斯拉成本、售价仍有优势,但真正在国内投产尚有2-3年时间,国内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应抓住这个窗口期。
2.长城宝马签约。
德国当地时间7月9-10日,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共同见证下,20多项协议在柏林签署,总金额达到300亿美元。其中,汽车行业的合作引人注目。
长城与宝马正式签署合资经营合同。合资公司命名为光束汽车有限公司,落户江苏省,双方各持股50%,投资总额51亿元,标准年产能预计16万辆,视生产计划,年生产规模会增加。这也是宝马集团在全球范围内首个纯电动车合资项目。
宝马集团和华晨集团签署了一份长期框架性协议。其中到2020年,BMW品牌核心产品系列的首款纯电动汽车BMW iX3将在沈阳投产,这款产品将不仅在中国销售,还将出口到全球市场。
长城牵手宝马是双赢。长城此前研发、品牌处于瓶颈期,被借助沃尔沃的吉利赶超,急需在品牌技术上升级,牵手宝马会加快这一过程。
宝马与华晨签订长期协议,也是巩固和维护原有合资伙伴关系。
3.江淮大众签约。
2018年7月9日,江淮汽车、大众、西亚特汽车三方在德国柏林签署了该谅解备忘录。各方共同成立研发中心,研发中心的长期目标将专注于电动汽车、车联网及自动驾驶技术。为此,研发中心将具备独立开发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及核心技术的能力。各方正在就研发中心总投资及最终能力范围进行商讨。各方希望在2018年开始规划研发中心并在2021年建成。此外,西雅特品牌将自2020年至2021年被引进中国市场。
此外,一汽与大众也在德国柏林签署谅解备忘录,项目涵盖中国一汽与大众汽车集团在充电基础设施及智能网联领域的合作。在新的合作框架下,中国一汽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将成立两家新的合资企业,并将围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充电相关服务,提供家庭充电、公共及半公共充电、充电数据服务和电池再利用管理等方案。同时,双方还将提供创新智能网联服务和一流的数字化客户体验服务,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
4.新能源汽车合作开放深化:
在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引导下,双积分政策压力下,将会有越来越多合资、外资新能源汽车公司诞生。
中长期看好借助外资伙伴发展的长城汽车,众泰汽车(与福特合资生产新能源)。特斯拉产业链,汽车领域主要有旭升股份、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