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债券研究

研究报告:海通证券-固定收益专题报告:券商收益凭证的前世今生-180702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8-07-03 15:57:29
研报栏目: 债券研究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姜超,朱征星
研报出处: 海通证券 研报页数: 16 页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921 KB 分享者: Gra****ng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投资要点:
资管新规已经正式实施,理财产品将转型为净值型产品,不再保本保收益,券商收益凭证却可以宣传保本保收益,需求呈上升态势。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本文对券商收益凭证的发展历程、市场现状、产品特性等进行梳理,并对其投资价值和未来发展进行展望。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什么是券商收益凭证?券商收益凭证是指证券公司依法发行,约定本金和收益的偿付与特定标的相关联的有价证券,目前均为私募发行。18年3月末总存量共8956只,总额4542亿元,平均每只0.51亿,其中通过报价系统发行的存量2236.2亿元;在柜台市场上发行存量2305.3亿元。收益凭证是券商的一种非公开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而对于投资者而言,收益凭证是一种非标准化的投资产品,有券商的信用作为保障,本质上类似于非标形式的金融债。
 .收益凭证的产品设计。收益凭证的产品设计十分灵活,种类也十分多样化。从发行期限上来看,可以从几天到几年不等,从18年3月当月发行情况来看,短期产品的比重较高,1个月以内的产品占比17.06%,1-3个月的占24.92%,1年以上的占比仅为17.13%;从收益结构上来看,收益凭证可以划分为固定收益型、浮动收益型、固定加浮动收益型和二元结构收益型等,其中固定收益型占绝大多数,达90.07%;从本金是否承担特定标的价格波动的市场风险来看,收益凭证可以划分为本金保障型和非本金保障型,目前本金保障型的产品较受青睐;对于挂钩特定标的的产品,其标的的选择范围也十分广泛,包括股权、债权、信用、基金、利率、汇率、指数、期货及基础商品等。
 .为什么发行收益凭证?对于券商而言,债务融资工具的选择十分丰富,无论是作为长期工具的证券公司一般债券、次级债,还是作为短期工具的短期融资券,其发行成本都要低于同期的收益凭证。与其他产品相比,收益凭证的优势一是发行门槛较低以及程序简便,二是产品设计灵活,还可以与投资者进行一对一协商,可满足各类型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而收益凭证的发行动力来自于券商的资金需求,即融资融券和股权质押等业务。
 .收益凭证的投资价值几何?对个人投资者而言具有较大吸引力,一是收益凭证通常承诺保本,而券商的整体信用又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保障;二是收益率有优势,券商收益凭证收益率一般高于同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而在理财净值型转型后,收益不确定性较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要低;三是收益凭证的投资门槛不高,通常只要开通了证券账户就可以在OTC渠道认购,起点通常只需要5万元,较个人投资者投资于交易所债券的门槛低不少;四是种类十分丰富,可以匹配不同的投资需求。此外,由于上市公司闲置资金必须投资于保本产品,或将取代预期收益率型理财产品成为上市公司最青睐的投资品。对机构投资者吸引力有限,但趋于上升。收益凭证是一种非标准化的债权资产,与信托产品、保险债权计划等类似,而机构投资者投资非标资产存在一定的限制。另外,收益凭证的收益率较其他产品没有显著优势,因此收益凭证对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相对有限。但未来资管产品投资非标要求期限匹配,而其他非标类资产期限偏长,券商收益凭证作为短久期资产吸引力有望上升:一则期限较短且很灵活,可以满足期限匹配要求;二则作为非标资产可以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降低估值波动。信用风险整体较低,但并非一定安全。券商收益凭证是券商的一般负债,虽然证券业仍享受牌照红利且受到较严的监管,信用风险相对于一般行业而言整体较低,但历史上证券业也经历过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并非万无一失。且从目前的经营环境看,市场进入周期性低谷,资管和自营业务受制于信用风险上升,股权质押业务受制于市场持续低迷,行业信用资质整体趋降且分化加剧,不排除部分公司出现信用风险。
 .未来展望:供需两旺,但总量或存天花板。收益凭证发展迅速,目前存量约为4542亿元。依照监管要求测算,收益凭证的发行上限约为8320亿元,仍有3778亿的发行空间。从投资需求上来看,资管新规实施后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不能新增,而银行结构性存款当前收益率较低,且或面临较大监管风险,保本高收益的收益凭证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此外,与结构性存款等产品相比,固定收益型收益凭证未来受到强监管的概率相对较小。因此,未来券商收益凭证可能呈现供需两旺的局面,但规模总量存在天花板,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型转型后,个人投资者可以参与,私募的资管产品转型净值型后也可关注。

推荐给朋友: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5 Hibor.com.cn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7   冀公网安备:13060202001081号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