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8-07-02 17:59:57 |
研报栏目: 宏观经济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谢亚轩,张一平,刘亚欣 |
研报出处: 招商证券 | 研报页数: 8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452 KB | 分享者: dds****rt | 我要报错 |
核心观点:
去年4季度以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同比增速与名义值倒算的增速出现较大偏差,市场对统计局数据的准确性质疑声浪越来越大。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今年2季度以来,经济指标供需背离较为明显,我们在此前的周报中分析了需求端的问题,而从行业增加值、税收数据看,供给端的数据是真实可靠的,并不存在幸存者偏差。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从大中企业数量看,今年企业数量确实有所下降。其实,数量的变化并非关键,如果幸存者偏差成立的话,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改善,而小企业被淘汰,那么我们应该看到工业GDP实际增速较大的回落,甚至负增长。然而,今年1季度工业GDP同比增长6.3%,比去年四季度回升0.6个百分点,仅比去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而今年1季度规上企业数量同比负增长。可见,GDP数据并不支持幸存者偏差。
如何更高频地判断供给数据是否准确呢?由财政部公布的企业增值税增速可以提供更多的证据。从历史数据看,工业GDP增速与企业增值税增速相关性较高。2季度以来,企业增值税增速呈现回升趋势,4月企业增值税同比增长13.5%。5月增速升至21.8%。并且,我们还需考虑到去年增值税全面取代营业税带来的高基数效应。由此可见,4、5两月供给扩张也得到了税收数据的支持。如果是幸存者偏差的话,增值税增速恐怕难以体现出加速的趋势,毕竟缴税是无所谓规模以上或规模以下企业的区别。
另一方面,市场对工业企业利润数据也有较大质疑,质疑的理由和解释与工业增加值类似。我们认为对工业企业利润的质疑也值得讨论。首先,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从2017年底的38.5万降到了2018年初37.2万,这个降幅相比之前几年确实更大,但分母缩小不到4%,能使利润增速统计从负值变成20%以上的正值吗?其次,去产能始于2016年初,为什么数据异常出现在2017Q4之后。再次,2017年11月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为负,这与微观观察、与其他来源的数据符合吗?其次,有两个样本更为稳定的其他来源的数据,一个是上市企业的财报数据、另一个是财政部的国有企业绩效统计数据,与规上工业企业统计数据显示出来的趋势也基本一致。
总之,通过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口径的数据比对,我们认为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反映了当前经济的真实情况。尽管市场对政策调整期望较高,但从质疑经济数据的角度寻求证据可能站不住脚。从当前的政策走势看,宏观审慎管理接棒去杠杆的重任后,货币政策在流动性管理上确实有所变化,但是发改委等实体经济管理部门根据城镇调查失业率等指标依然对经济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财税政策调整的迹象并不明显。没有财税政策的配合,货币政策依然独木难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