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8-05-31 09:02:24 |
研报栏目: 债券研究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张旭,刘琛 |
研报出处: 光大证券 | 研报页数: 11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1,270 KB | 分享者: cai****12 | 我要报错 |
从融资角度看2018年信用风险要点
2018年的金融监管仍然以金融去杠杆、脱虚向实、强监管为主线,部分弱资质发债主体的融资受到较大的负面冲击。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金融监管以及融资市场的变化使得部分企业融资端受限,债务滚动不畅,资金链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我们这里从融资工具的角度以及从融资空间的角度及进行分析。
◆中小民企的信贷融资空间被挤占
在额度相对较紧张,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的大环境下,银行信贷优先集中于大型央企、地方国企或优质融资平台再融资,相对而言,民营企业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难度较大。在2017年资管新规之后,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明显往下走,2018年后大中企业贷款规模增速上升。
◆非标融资占比较大的发行人转标压力较大
在非标转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摩擦成本,并可能引发的信用风险。随着2017年资管新规的推出,以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为代表的非标融资整体出现较快的下降。从当前来看,主要表现为非标的融资不畅,或者非标无法及时兑付给企业引发连锁负面反应。
◆债市收紧、债券到期量大的发行人兑付压力较大
进入2018年,由于市场波动,发行人取消发行的事件增多。监管发生调整的同时,导致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收紧,大部分采取短久期、高等级保守投资策,融资环境恶化导致流动性风险进一步上升,特别是行业景气度回落、前期投资过度、资金链紧张的发行人受到的影响加大。
◆试图通过融资租赁获得新的资金来源将被堵住
融资租赁业务长期处于多头监管状态,地产调控、资管新规后,地产、城投的融资渠道、资金用途受限,通过融资租赁方式成为其补充资金来源的渠道之一。而近日商务部发文称,融资租赁业务的监管已经转移为银保监督,“换监管”或许对部分依赖融资租赁作为筹资方式的城投、地产受限制。
◆股票质押比例过高减少融资空间
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融资比例过高,后续的再融资能力受限,一旦触发平仓线无法及时补仓,将被强平,引发负面影响。另外,如果控股股东的质押比例过高,则很有可能是因为其穷尽了其余的融资方式,我们对其后期的再融资表示担忧。我们整理了部分被大股东质押比例90%以上的发行人。
◆新增借款上升过快降低承债能力
我们认为新增借款上升过快的企业也值得关注。企业规模扩张过快的背后是负债的上升过快,如果企业的经营情况未能及时相应提升,将减弱企业的偿债能力,制约后续的融资空间。
风险提示:需要关注市场信用过度收缩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