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行业名称: 化工行业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8-04-10 10:56:40 |
研报栏目: 行业分析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徐留明 |
研报出处: 兴业证券 | 研报页数: 31 页 | 推荐评级: 推荐 |
研报大小: 4,290 KB | 分享者: 加****斯 | 我要报错 |
投资要点
关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或带来的投资机会。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份宣布,美国将对价值约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美国当地时间4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网站发布了根据所谓“301调查”,建议加征关税的自中国进口产品清单。该清单涵盖大约1300个独立的关税项目,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技术和机械等行业。
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4月4日发布了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
中国对美国化工产品出口金额占比小,国内化工行业受美国“301”调查影响或有限。以2016年1月至11月数据(以下数据均按国际贸易标准SITC一级分类)为例,美国共进口中国货物4234亿美金,其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项仅有137.5亿美金,占总额的约3.3%。且美国进口中国产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的比重也保持低位,2011年到2015年,美国进口中国货物总额增加了16.8%,而同期进口化学品项仅增加了15.8%。此次“301调查”建议加征关税的自中国进口产品,也主要集中正在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等行业,涉及到的化学品较少。
国内或对原产于美国超40项化工产品加增关税,占此次公告总商品数量的近42%,化工行业是中国加增进口美国货物关税的重要领域。我们判断,国内化工行业中相应的细分子行业受此影响可能较大。以2016年1月至11月数据(以下数据均按SITC一级分类)为例,中国共进口美国货物1162亿美金,其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125亿美金,占总额的约12%,这一比例常年维持在11%~15%的范围内。
此次国务院建议加增关税的产品含涉及到聚氨酯、工程塑料等中国长期从美国进口的化学制品,相关的上市公司或受益。
聚氨酯行业:我国每年进口其他初级形状的聚醚近52.8万吨。环氧丙烷是制造聚醚的重要原材料,如果加增关税,极大可能会抑制国内进口聚醚,给国内聚醚生产商创造进口替代的空间,进一步提振环氧丙烷的需求。我国环氧丙烷目前供需紧平衡,受新工艺不成熟+老工艺环保压力大+政策限制等因素影响,国内环氧丙烷行业未来两年新增产能有限,今年仅红宝丽12万吨产能可能于下半年投产。环氧丙烷下游需求稳定增长,价格中枢有望持续高企,一体化程度高、工艺先进的企业有望显著受益,推荐万华化学,建议关注滨化股份。
农药行业:农药产业链全球分工较为明确,国内农药企业是主要的非专利原药及中间体制造商,处于农药产业链的前端,在贸易战中受影响较小。全球粮食价格正处于历史偏低位置,对农资产品的需求较为稳定,而环保标准日趋严格、环保督察的常态化进一步限制了中小农药企业开工,部分具备明显技术优势、环保水平靠前的农药及中间体龙头公司有望显著受益。推荐扬农化工、联化科技、诺普信,关注利尔化学。
聚碳酸酯行业:中国是全球最大的PC消费市场,2017年中国PC表观消费量达170万吨;而与此同时中国PC总产量仅60万吨,存在较强的进口依赖。正因如此,近年来包括万华化学、鲁西化工、浙江交科等中国领先化工企业先后建成PC产能,以增强本土生产能力。本次“贸易战”对聚碳酸酯行业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美国拟对中国的汽车与电子电器产品加征关税,PC在此领域的应用占比较高、需求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中国拟对美国的初级形态的聚碳酸酯产品提高关税,有望加快中国PC产品的进口替代进程。推荐具有先进生产工艺、综合竞争力突出、有新产能投放的中国本土PC生产商万华化学。
有机硅行业:我国从美国进口初级形状的聚硅氧烷约占有总进口量的20%。我国进口有机硅占国内总需求约2.5%,如果后期我国增加对从美国进口初级形状的聚硅氧烷的关税,将从边际上收紧国内有机硅行业的供给。未来两年我国有机硅行业新增产能有限,2018年全年无新增产能。有机硅行业于2014年起已淘汰数家企业,后期环保设备落后的企业有被临时限产停产的可能,收紧供给。同期有机硅出口近期表现抢眼,下游需求整体向好。推荐新安股份,关注合盛硅业。
贸易战下优质个股非理性下跌带来买入机会。预期贸易战整体对于化工产业的影响较为有限,甚至不排除贸易战之下刺激国内经济的可能性,优质个股出现非理性下跌实为良好的买入机会,继续重点推荐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桐昆股份、中国巨石、新和成、金禾实业等。另外部分依赖内需推动的一些细分子行业,部分龙头公司在行业景气底部但已经实现了逆势增长,也可以加大配置力度,重点推荐金正大、新洋丰及诺普信等。
建议重点关注:1)部分产业链一体化、成本及环保优势突出,随着产能释放、新品投产有望持续稳健增长的行业龙头;2)民营炼化产业链;3)供给侧改革下景气持续向上的细分子行业;4)产业趋势下发展空间广阔、业绩增长较为确定的优质资产。重点关注公司: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桐昆股份、中国巨石、金禾实业、新和成、金发科技、荣盛石化、恒逸石化、金正大、新洋丰、玲珑轮胎、国瓷材料、三棵树、雅克科技、天赐材料、巨化股份、万润股份、海利得、中化国际、联化科技、鲁西化工、飞凯材料等。
子行业观点更新
一周涨幅较大的产品:联苯菊酯(华东),13.3%;双氧水(27.5%),8.2%;三氯乙烯(华东),7.6%;丁苯橡胶(1502),6.6%;氯化钾(60%粉),4.5%。
一周跌幅较大的产品:色氨酸(国产),-14.0%;维生素E(50%,国产),-9.8%;中国LNG(华北易高),-7.2%;氯乙酸(开封东大),-6.7%;维生素B5(国产),-6.1%。
乙二醇价格持续复苏。华东乙二醇价格上周涨价270元/吨,涨幅达3.7%。进入3月后,乙二醇需求端持续向好。聚酯工厂开工率逐步恢复至8成以上,下游江浙织机综合开工率也达到年初水平。短期受南亚一套75万吨/年乙烯装置失火停车影响,其下游36万吨/年乙二醇装置开工率降低,市场预期一定程度上助力乙二醇提价。
轻重质纯碱价格回暖。华东轻质纯碱价格周涨幅2.9%,涨价50元/吨至1750元/吨。重质纯碱价格月涨幅达9.1%,目前维持在1800元/吨企稳。短期受大化等企业检修收紧纯碱供应的影响,纯碱价格走高。在国内环保标准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纯碱行业污染严重的企业面临限产停产的风险。同时,纯碱的制造成本因环保等因素提高,高成本的产能自发淘汰,国内纯碱行业供给侧持续改善,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盐湖四月氯化钾价格上调100元/吨至2300元/吨(基准产品60%粉)。盐湖装置恢复正常生产,青海小厂开工逐渐恢复,国内供应量提高;但市场发运压力也有所增加。当下进口氯化钾有一定的港口库存压力,报价与国内相近,以小单成交为主。盐湖钾肥价格上调或为市场奠定利好基调,但总体而言目前下游复合肥采购需求支撑有限。
上周维生素产品价格下跌居前。维生素E(50%,国产)上周价格从102.5元/公斤下调92.5元/公斤,周跌幅9.8%。此外,维生素B5(泛酸钙,98%)、维生素B3(烟酸,99%)、维生素H(生物素,2%)周跌幅分别为6.1%、4.8%、4.8%。BASF4月3日发布公告,其马来西亚柠檬醛工厂已完成检修,装置开始加注原料,有望在6~12周内逐渐稳定供应维生素A和维生素E,市场预期维生素价格后期回落,主要消耗前期库存,导致维生素E价格回落。
风险提示:化工产品需求不达预期的风险,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风险,环保落实不力风险。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