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7-09-28 13:34:10 |
研报栏目: 债券研究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李昭函 |
研报出处: 民生证券 | 研报页数: 25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1,454 KB | 分享者: yta****an | 我要报错 |
报告摘要:
市场回顾:信用利差一波三折
前三季度信用利差一波三折,9月以来信用债收益率中枢持续下行,但尚未完全修复至7月初的水平。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当前信用利差反应流动性溢价多于信用溢价。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四季度信用利差水平依然受到监管的制约,货币基金新规会导致短久期、AAA资产配置需求抬升,AA+及以下资产利差将加大;单一信用事件对整体利差的传导性不强,对局部同质性主体的利差有一定的传导效应。
低等级短久期品种表现最好:第一,AA级收益率曲线反应的是中等级信用债的表现,隐含评级大多低于外部评级,这类品种信用风险多比较可控,同时具有一定的超额收益。第二,AA评级品种流动性相对较差,在面临流动性冲击的时候,往往因为不能成交而导致估值调整滞后。第三,供给大幅下行,上半年债券大量取消发行,导致信用债供给大幅下滑,因而在需求下移的情况下,价格表现没有极其剧烈。
从行业利差来看:2017年以来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回升、企业盈利回暖,钢铁、煤炭、化工等行业利差压缩最大。有色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受到信用事件的冲击,成为强周期板块中利差上行最快的行业。四季度影响信用基本面的融资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外部融资不通畅的问题将持续。建议四季度依然坚持过剩产能国企的短债投资,从地产和城投的错杀品种中寻找阿尔法。
行业基本面:上游回暖,中下游行业多数弱化
上市公司层面现金流和盈利的改善并未同步。从2017年中报来看,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20.69%,营业利润同比增速为17.9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31.41%,相比2016年盈利指标有明显改善。自由现金流弱化,账面流动性降低;资产负债率小幅上升,债务期限短期化现象小幅改善。
从行业层面来看,上游行业改善最明显,中游则取决于上下游的价格联动。上游行业(煤炭、采掘、有色金属)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下盈利出现明显好转;中游行业盈利出现分化,钢铁、水泥、建筑材料等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速大幅回升,而电力、公共事业、农林牧渔、计算机等中下游行业盈利出现恶化。从资本结构来看,休闲服务、商业贸易、纺织服装、造纸等等行业资产负债率显著上行,而机械设备、电子、农林牧渔、房地产等行业资产负债率出现明显下降。
从评级层面来看,在强周期品价格上涨、行业景气度回升带动下,采掘、钢铁、化工、有色金属、机械设备等强周期行业评级下调数量显著降低。从过剩行业评级上调的主体资质来看,经营收入和现金流的改善是一方面,但利润表改善向资产负债表实质性修复的传导过程较为漫长,更多依赖于企业自身定增、大股东注资等方式提高资本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信用债供给:回暖但不会形成压力
四季度的信用债供给受到刚性融资需求的支撑以及融资成本的制约,预计月均供给相对平稳。2016年11月债市调整以来,非金融信用债供给一直处于低位,截至今年6月份月均净融资落入负区间。6月起信用债收益率持续下行,7-8月信用债净供给有所修复。
考虑到前三季度直接融资受阻对企业沉淀资金形成透支,四季度信用债供给受到刚性融资需求的支撑,同时贷款额度趋紧导致企业发债需求上升;但当前债券收益率相对贷款来说并没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叠加贷款能够带来的其他业务便利,企业以直接融资替代间接融资的意愿并不强烈;四季度非金融信用债月均到期3700亿左右,略低于二、三季度到期偿还规模。整体来看10-12月信用债供给压力可控,月均净供给水平在2000亿上下。
信用债策略:短债为王,赚取地产和城投的阿尔法
考虑到2014年以来银行理财和委外开始迅速发展,我们用2014年初至今的数据对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分位数进行测算。
从信用利差来看,目前高等级品种处于历史中位,而中低评级尤其是AA和AA-品种仍处于历史低位。考虑到外部融资成本高企带来的信用风险冲击,以及低评级债券供需关系有所恶化(监管新规下新增配置资金较少,交易性资金对低评级个券需求较低),违约风险不容忽视,叠加城投债继续受政府债务规范管理的政策影响,风险溢价的主导性会逐渐突出,盲目追求高收益向低评级、低行政级别主体倾斜的操作空间有限。
从期限利差来看,目前信用债收益率曲线较为平坦,且近期取消发行个券以长久期为主,市场对于拉长久期提前布局策略仍然保持相对谨慎。往后看,本周迎来跨季和MPA考核节点,考虑到上半年监管趋严背景下,银行在负债端同业理财收缩,资产端配置对流动性管理要求增加,MPA考核压力相对可控,且央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投放长期限资金维持流动性预期,出现资金剧烈波动的概率较小。但考虑到期限利差保护空间不足,长久期品种对保险等配置型机构的吸引力有限,建议保持流动性管理为上。
综上,当期限利差和评级利差压缩至历史较低水平,信用债拉长久期和下沉资质均难以获得过多的超额收益。负债端较为稳定的配置型机构建议关注1-3年期中高等级品种,而交易性机构则建议以流动性管理为上,适当参与成交较为活跃的短久期高等级品种,对收益率有诉求的机构可以考虑强周期行业中的龙头国企,尤其是通过债转股拥有银行背书的煤炭、钢铁企业,而资质较弱、严重依赖再融资的民营企业建议规避。但由于过剩产能短久期品种的价值洼地基本填平,寻找超额收益的机构可在地产和城投品种中精细择券。
风险提示:
金融监管超预期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